最终最新的RedMagic5G手机更新带来了面部解锁功能...
与会党外人士围绕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管理、以及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自身发展、队伍建设等踊跃发言。
这次跨越大洋的教育合作,是两所院校强强联手培育卓越专业人才的开始,也是中英建交40多年来两国在教育领域深入交流进一步的体现。全球一流商学院的社会和学术声誉都源自于长期的努力和不断地创新。
伦敦商学院院长Sir Andrew Likierman在致辞中表示,追求学术卓越,是伦敦商学院的宗旨。他强调,汇聚了两校一流师资的项目必将带来最前沿的商业教育,在伦敦商学院资深职业发展顾问的帮助下,所有毕业生都将更加自信拓展今后的职业生涯。完成培养方案的学生可以获得两校的管理学硕士学位。为期两年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双学位项目的优势在于两所商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国际化的生源背景构成。独特的教学体系与广泛的资源网络则保证了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前景。
英国政府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让英国的学生加深对于中国的理解。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现场竞赛形式新:展板、答辩、世界咖啡屋各显神通在为期5天的大赛日程中,参赛选手们将通过各种形式的平台对创意成果进行展示和优化。
这一形式简单的开场仪式传递着今年大赛主题所倡导的深厚意蕴,以微笑跨越文化的壁垒,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在以理解互信为基础的多元文化交流中感知精彩的世界,创意美好的未来。7月7日上午,我国第一个聚焦全球治理问题的世界性学生活动——2014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 2014)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学生广场正式拉开帷幕。随后,一段以跨文化是什么为主题的视频开启了观众的思考。获评最佳创意提案和最具价值项目奖项的两份创意方案和报告将在经过完善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最终方案和报告后,由大赛主办方向联合国有关部门提交参考,另外也将获得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进行主题展示的机会。
在开幕式之后紧接着进行的就是12支参赛队伍以展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初赛创意方案。一些团队则放眼国际关系大舞台,如来自阿尔巴尼亚的The Colours团队关注中阿两国商业谈判中的文化差异。
随后,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复旦大学84届校友周明伟带来主旨演讲。成果回馈舞台广:获奖项目提交联合国并参与米兰世博会本次大赛将以独创性、实用性、可靠性为评判准则,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复旦和海外专家的评审中,决出最佳创意提案和最具价值项目两个奖项。丰厚的回馈激发着参赛选手们的创意热情,更给予他们一个个展示成果的广阔舞台,正如大赛口号所呼吁,我们的世界,共同的责任,让世界看到当代青年的担当,听到他们富有活力的声音。据悉,该大赛于2007年由复旦大学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举办,并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是第一个由中国高校创办的、面向全球所有高校青年学生创设的关于全球治理方案设计及创意的大赛,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全球性学生活动。
而在这些队伍中,有不少是YICGG的老朋友,如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和罗马尼亚巴比什-博雅伊大学,其他高校则大多是第一次参赛。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这次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支队伍的选手往往拥有不同国籍。而最具价值项目将颁发给现场竞赛中表现最出色的世界团队。一些团队从衣食住行等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如来自复旦大学的Alea iacta est团队和来自中山大学的Apex团队分别从饮食和建筑的角度生动创意文化沟通的有效途径。
大赛的组织和参与均以青年学生为主体,被各国青年学子誉为全球治理领域的青年学术奥林匹克。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据悉,后续比赛进程中还将举行文化之夜活动,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都将展示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节目。参赛选手国别多:近60名选手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经过近半年的开放报名和全球征集,YICGG 2014共收到近20个国家超过160名青年学生的参赛申请。
本届大赛的主题是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旨在为来自各国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共同交流探讨全球问题的平台,关注全球公共问题,激发青年创新能力,唤起世界公民意识,充分展现全球青年精英的智慧、思索和关怀,为共同创造一个更繁荣、更稳定、更和谐的人类社会而努力。例如,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的4名参赛选手就来自4个不同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新加坡和越南。世界团队正体现了大赛推动不同国家青年人相互理解,促进和谐世界构建的深远目标。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教授发表讲话。经过校内初赛和校外方案初选,最终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名同学(12支参赛队伍与2支观察员队伍)获得决赛邀请函,来到复旦开始他们为期5天的创意之旅。大赛开幕式伊始,近60名参赛选手的笑脸一一出现在大屏幕上,共同勾勒出YICGG的字样。
从7号下午开始的现场竞赛议题讨论以世界团队为单位,选手们将在9号下午以登台答辩的形式展示就A Multi-Cultural Neighborhood这一议题展开头脑风暴的成果。一块块精心设计的展板在场地中央一字排开,吸引着评委和观众驻足聆听。
大赛还安排各国选手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给选手们提供近距离体验上海独特地方文化的机会。最佳创意提案奖将颁给进入决赛的14支队伍中,初赛作品总得分最高的团队。
视频中,不同国家青年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丰富多彩,而国务院原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更是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并对大赛的成功举办给予美好祝愿。闭幕式上,大赛评出的最佳参赛选手将获得作为学生观察员直接参与2015年上海论坛的机会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这次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支队伍的选手往往拥有不同国籍。14支队伍中既有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大学生,也有来自较为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的队伍,还有来自金砖国家和罗马尼亚、爱沙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团队,每一项创意方案都能在YICGG的舞台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例如,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的4名参赛选手就来自4个不同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新加坡和越南。世界团队正体现了大赛推动不同国家青年人相互理解,促进和谐世界构建的深远目标。
而在这些队伍中,有不少是YICGG的老朋友,如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和罗马尼亚巴比什-博雅伊大学,其他高校则大多是第一次参赛。由此评选出的最具价值项目将在10号上午举行的世界咖啡屋活动中经由各个世界团队在8个桌长的带领下轮流讨论,形成优化和改进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将最终汇聚成YICGG2014宣言。
经过校内初赛和校外方案初选,最终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名同学(12支参赛队伍与2支观察员队伍)获得决赛邀请函,来到复旦开始他们为期5天的创意之旅。据悉,后续比赛进程中还将举行文化之夜活动,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都将展示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节目。
大赛的组织和参与均以青年学生为主体,被各国青年学子誉为全球治理领域的青年学术奥林匹克。在开幕式之后紧接着进行的就是12支参赛队伍以展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初赛创意方案。
随后,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复旦大学84届校友周明伟带来主旨演讲。从7号下午开始,各国选手将打破国家界限,进入新的世界团队,共同就A Multi-Cultural Neighborhood的议题展开头脑风暴,在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中,寻求共识,共同合作提交一份完整的解决方案参加评比。大赛开幕式伊始,近60名参赛选手的笑脸一一出现在大屏幕上,共同勾勒出YICGG的字样。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闭幕式上,大赛评出的最佳参赛选手将获得作为学生观察员直接参与2015年上海论坛的机会。大赛还安排各国选手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给选手们提供近距离体验上海独特地方文化的机会。
相较于以往,本次大赛参赛队伍和选手在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所突破。一些团队从衣食住行等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如来自复旦大学的Alea iacta est团队和来自中山大学的Apex团队分别从饮食和建筑的角度生动创意文化沟通的有效途径。
本届大赛的主题是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旨在为来自各国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共同交流探讨全球问题的平台,关注全球公共问题,激发青年创新能力,唤起世界公民意识,充分展现全球青年精英的智慧、思索和关怀,为共同创造一个更繁荣、更稳定、更和谐的人类社会而努力。据悉,该大赛于2007年由复旦大学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举办,并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是第一个由中国高校创办的、面向全球所有高校青年学生创设的关于全球治理方案设计及创意的大赛,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全球性学生活动。